北京油鸡种蛋孵化方法有哪些
70年代,北京油鸡濒临灭绝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从民间搜集北京油鸡,于保种场内集中饲养、繁殖,从而开创了北京油鸡长达30多年的保种工作。在保种期间,科技人员对北京油鸡进行了大量的繁殖、提纯复壮和性能测定工作,从而使这一珍贵品种得以保存至今。目前,北京油鸡在原产区已经消失,仅存于保种场。
围绕北京油鸡畜牧所还承担了多项攻关及北京市科技合同项目,在纯系选育、杂交组合、配套系培育、营养水平、风味品质、健康养殖技术、分子育种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研究,从而使北京油鸡在外貌特征、生产性能等方面都有重大改进。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迎接建国40周年百项科技贡献活动中,曾被评为贡献项目。
目前,北京油鸡在外貌特征上不仅具备羽黄、喙黄、胫黄的“三黄”特征,而且还具备罕见的毛冠、毛髯和毛腿的“三毛”特征和五趾特征。商品鸡90-110日龄上市,体重1.4-1.5千克。新培育的蛋用配套系母鸡开产日龄150天左右,年产蛋180枚以上。北京油鸡外观标识明显,毛色一致,遗传稳定,生产性能适中,已成为郊区柴鸡养殖的更新换代品种。北京油鸡对各种养殖方式都能很好地适应,既可以规模化饲养,也可以小规模庭院养殖;既可以笼养,也可以在果园、林地、山坡散养。北京油鸡养殖具有投资少,成本低,产品优异,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。
北京油鸡肉质优异,在多次品尝评比中名列。经北京市科委、北京市农委组织专家测试,北京油鸡营养丰富,游离氨基酸、肌内脂肪及不饱和脂肪酸等风味物质含量高于其它鸡种。14周龄北京油鸡胸肌中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93.4%;肌内脂肪1.1%,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59.7%,必需脂肪酸(亚油酸和亚麻酸)占19.8%,有益于人体健康。鸡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6.4mg/g,其中游离谷氨酸0.15mg/g。因此,2005年被北京市政府认定为首批9大“北京市优质特色农产品”之一。
种蛋的孵化方法一般分为自然孵化法和人工孵化法两种。
自然孵化法就是利用母鸡抱窝性孵出小鸡,这种方法在农民自给性养鸡中被广泛采用。它所需设备简单,管理方便,孵化效果也比较好,孵化出的小鸡还可由母鸡带领,减少育雏环节;但孵化量小,易受季节性限制,不适合规模养鸡。
人工孵化法就是仿照母鸡抱孵,人为创造适合鸡胚生长发育的各种孵化条件,达到孵出小鸡的目的。人工孵化不受季节和有无抱窝母鸡的限制,孵化量大,适合规模生产。
人工孵化法又包括机器孵化法和传统孵化法两种。
机器孵化法是比较大型人工孵化方法,由于实现了自动控温、控湿和机械翻蛋,因而操作简单,管理方便,劳动生产率较高。常用的机器孵化器有平面箱式孵化器、立体孵化机和房间式孵化器。
平面箱式孵化器又有单层和多层之分,其供热方式目前已大多采用电力式,过去曾采用热水式、煤油灯式等。平面孵化器一般无翻蛋设备,需定时手工翻蛋。
立体箱式孵化机常根据出雏形式的不同,分为机下出雏、机旁出雏和单机出雏几种形式。目前,为了满足胚胎发育要求,又便于防疫消毒和管理,大多采用孵化机和出雏机分离型的单机产品。可以分批入孵,亦可整批入孵。
房间式孵化器是砖砌外壳、无底、架车式。多为整批入孵,孵化量大,占地少,经久耐用,但需有空调及冷却设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