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卵放入孵化盘中,这就是所谓的孵化。然后将孵化托盘放在孵化推车上,然后将孵化推车推入培养箱。但在此过程中,应注意,大端应该向上,小端应该向下。同时,我们必须把握时间,下蛋的时间是下午4到5点左右。这样,雏鸡可以在白天孵化,有利于雏鸡的管理。第二步是启动。在启动之前,必须仔细检查每个系统是否正常运行,然后测试机器。进行记录,然后根据现场的孵化时间确定合适的启动时间。通常,肉鸡的孵化时间约为21天,但应增加机器温度在启动后升至设定的孵化温度的时间。由于环境温度不同,提前约1至10小时。第三步是在孵化器中对卵进行消毒,这对于这一步非常重要。当培养箱中的温度达到34°C时,可以通过甲醛熏蒸等方法进行消毒。熏蒸半小时后,应打开盒子的门,以迅速排出消毒气体。应该注意的是,有时由于许多原因,有必要增加消毒次数,但应在开始后的24至96小时内避免。在这个阶段,鸡胚对甲醛气体非常敏感,因此避免使用。
第四步就是孵化温度、湿度和通风量等的控制,对于孵化温度,它是孵化的首要条件。种蛋的孵化必须需要适宜的孵化温度,对于种蛋的大小、品种和环境温度等一系列的原因,孵化的温度应该会稍有变化,所以应该根据胚胎发育的情况进行适宜的调整温度。对于孵化湿度,它的重要性主要在出雏阶段。出雏时候的相对湿度不能够低于60%,理想的湿度应该是保持在65%~70%左右。如果说湿度较高,可能会出现雏鸡啄壳等现象,如果湿度较低,就会出现粘毛等的现象,影响出雏。孵化阶段前六天应该为60%~55%,六天后保持在50%左右就可以了。需要高度重视的是,由于湿热的穿透力强,同样温度下可能会使胚胎吸收的热量增加。
再就是孵化阶段的通风量,因为胚胎发育需要良好的空气环境,而数量众多的种蛋又密集在非常狭小的空间内。所以电孵化器都应该设有大风扇和进出气孔等,只要孵化器的大风扇能够正常的转动,无论进出口的开启程度大小,孵化器内都不会严重缺氧。然后是照蛋,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检查出那些死胚蛋等,同时还可以观察出鸡胚的发育状况。然后根据标准的发育情况进行比较,来调节孵化的温度等。
对于那些鸡胚粘壳的现象我们可以进行翻蛋,定期定时进行翻蛋,当然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用电孵化箱进行自动翻蛋。当孵化18天后将蛋从孵化器移动到出雏器内叫做落盘,落盘的时候应该轻、快、稳,并且对其进行消毒。在正常情况下孵化19天就会有啄壳出现了20天左右就有少量的出雏了,可以选择用电孵化器进行出雏,适宜的办法就是集中一次进行拣雏。但是不需要多次拣雏,因为不但不能增加雏鸡数,还有可能会增加劳动量和电力的消耗。
最后就是出雏器的清洗消毒了,出雏完成后出雏器内肯定会有大量的绒毛。并且出雏器内的高温很适合细菌繁殖,所以出雏后就应该及时的消毒。整个孵化操作过程大体就是这个样子了,但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变化。所以大家可以根据季节等因素,进行增加或者减少孵化程序。